使用者 | 找小說
本站最新網址:ruwoxs.com (點選分享)
進城走了十八年
進城走了十八年
作者:十年砍柴
小說篇幅:中短篇
需要閱讀:1天零1小時
更新時間:2017-07-01 03:02:32
主角名字:分田,甲滿爺,仁愚,華主席
章節數量:共11章
【內容簡介】
這是一本進城的鄉下人18歲前的編年紀事。
這些陳年流水賬,斷斷續續地寫了三年。其中的一部分我發表在自己的部落格中,曾獲得一些同齡人——特別是和我一樣在鄉村長大的70後人的共鳴,其中有多年未聯絡的高中同學,他們鼓勵我將這些回憶寫完並出版。胡適先生曾鼓勵人寫自傳,他自己以身作則,四十歲那年開始寫作《四十自敘》。
然而胡適是何等的人物!他27歲便任北大教授,已名滿天下。那代學人的學養,我輩望塵莫及,那代學人的成就,我輩徒有豔羨。我想自己有何德何能寫自傳?再加上忙於應付稻粱謀的時文,這流水賬便輟筆許久。
促使我將它寫完的,是2010年3月父親的一場重病。那天上午,我正在辦公室忙於瑣事,接到姐姐的電話,說父親突發重病,已經人事不省,正送往市人民醫院搶救。遠在廣西桂林的哥哥和遠在四川樂山的弟弟幾乎也同時接到電話。
於是,三兄弟從南、北、西趕赴湖南邵陽。桂林最近,哥嫂驅車7小時就到了家,而我和弟弟在長沙機場會合,也於當日晚10點趕到老家。父親已經被推進了ICU搶救,兄弟姐妹四人相顧無言,唯有心底裡祈求父親渡過這一關。
父親在ICU整整躺了9天,每天我們兄弟姐妹開車從家裡出發,到30公里外的市醫院,透過ICU的影片和父親交流,再回到生養我們的山村。一路看窗外田野裡油菜花開,連綿的山鬱鬱蔥蔥,離家20餘年,我已很少有這樣一段時間欣賞到故鄉的風景。路上,我們兄弟們說起兒時離開鄉村的不易。那時候邵陽市在我們眼中,是很遙遠的繁華都市,鄉里人,能進一次邵陽市,足以向村裡人誇耀半年。我考上大學那年,整個縣還沒有程控電話,重要機關靠老式搖柄電話通話,我的錄取通知書差點被耽擱了。而去上大學,要步行出村幾華里,到馬路邊搭農用車去集鎮上,再換大客車到邵陽市,然後坐火車北上。
而今,每個山村不論多偏僻都通了程控電話、手機,水泥馬路也修到了家門口。交通、通訊的改進,保證父親及時送進醫院,也能使遠在外地的兒子們在一天之內趕回來。
鄉村這些改變僅僅是技術層面的,因父病我在家的一旬,深深地感覺到農村社會結構的劇變。那些日子,我們兄弟坐在家裡,傍晚時聽到整個村莊安靜極了,沒有記憶中牛羊的叫聲,連小孩子的嬉鬧聲也聽不到。我的兒時夥伴,以及更年輕的80後,幾乎沒有一個人在村裡,他們都去外面了,他們的孩子也跟著他們在外面,甚至連老人都接走了。一棟棟靠打工攢下的錢修建的新房,好些空無一人。有一次母親突然說了句:我們這些老人走了後,這個村以後怕是沒人住了!
有一天晚餐時閒聊,哥哥冒出了一句:我們這個家族我們兄弟是最後一代需要贍養父母的人,可能也是第一代兒女不能贍養我們的人。
這句話驚醒了我,我想是呀,何止是我們兄弟幾個,整個村莊乃至整個中國鄉村,我們這代人何嘗不是如此?我們對父輩,就像我們父輩對祖父輩一樣,還需要承擔純經濟學層面的贍養義務,幾千年來“養兒防老”的社會常態一直延續到我們這代;而我們的子女,將來可能不需要再在經濟上贍養我們,所能提供的只能是情感上的慰藉。
對我來說,進城只走了十八年;而對整個中國來說,進城走了幾千年。
展開全部

最新二十章

檢視全部章節
猜你喜歡
推薦專題

大家正在讀

閱讀提示

Ⅰ 作者:十年砍柴所寫的《進城走了十八年》為轉載作品,進城走了十八年最新章節由網友釋出。

Ⅱ 本小說進城走了十八年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,與如蝸小說網的立場無關。

Ⅲ 如果您發現本小說進城走了十八年最新章節,而如蝸小說網又沒有更新,請聯絡我們更新,您的熱心是對本站(ruwoxs.com)最大的支援。

Ⅳ 如果您對進城走了十八年作品內容、版權等方面有質疑,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簡訊給管理員,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援!

Ⅴ 書友如發現進城走了十八年內容有與法律牴觸之處,請向本站舉報,我們將馬上處理。

如蝸小說網 | 當前時間: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如蝸小說網(2025) 版權所有
[繁體中文]

網站信箱:mail